【思路對了.健康就在你手中】
「天賦比努力更關鍵」
「必定有更快速的捷徑」
你信仰「天才」?還是相信「努力」?
你重視「結果」?還是關注「過程」?
這個思路,決定你的健康。
(如果只想看結論,就直接跳到最後)
/
捫心自問,多數人在理智上相信努力。
但是,情感中更崇拜才華,迷戀天賦異稟。
天賦比努力更關鍵,就像說「遺傳比後天保健的影響更大」
接受這個思路時,比較容易接納種種的先天條件或疾病。例如:天生柔軟度差、敏感體質、易胖體質、家族遺傳病史、舊傷…等等。這樣的思考方式,是大腦的獨特設計:易於接受簡單而直接的理由。
然而,必定有更加快速的捷徑則是信仰「萬靈丹」和「神奇的偏方或手法」的概念,聽聞某人吃了營養品或補藥治好陳年痼疾、或何處有包治百病的仙方靈丹、又或某大師具神妙手段使盲能見物、令癱能復行,會不會想方設法去求呢?
讀到這裡,想必有很多反駁的聲音吧?「我才不會這樣呢!」
別急,往下讀。
/
有一句俗諺叫「病急亂投醫」
突然發作的病痛、檢驗結果為惡性時,你會怎麼做?怎麼想?
想不清楚的話,讓我們換個角度。
倘若成績低於均標,說實在話,我們會更願意相信天才的存在,正因我們缺乏天賦才華,落後也是情有可原,再怎麼努力也比不上天才,對吧?說遠了,回過頭來。
當惡疾如風暴襲來,才意識到我們每天往險惡的絕境航行。
「險惡環境」即是外在高壓恐懼、內在悲喜無定、起居全無節制。
這不就是忽視過程嗎?
/
「洪荒之力」傳園慧,年幼時即患有氣喘,直到成年依然會影響她的比賽成績,但她依然在奧運會奪牌;瑜珈大師B·K·S·艾揚格,二十歲之前幾乎不良於行,卻教授瑜珈至95歲才逝世。
有太多例子顯示:後天的調理和保養可彌補先天的條件。
可以接受,天生柔軟度差、敏感體質、家族遺傳史或是舊傷。
但不需要退讓「健康的自主權」
天生柔軟度差是與生俱來的條件,哪怕多鍛練一分、多一分進步都彌足珍貴,在自主權的戰鬥中驘得一分自由,就多擁有一分不受限人生。
敏感體質、易胖體質,看似是缺點,其實也具有優勢,必須比一般人更注意飲食、花更多時間運動,最終養成了良好生活習慣,得以頤養天年 。
遇到不明症狀或病因,是否把希望投注於得逢曠世名醫或在懸崖下採得千年靈藥?說起來有點誇張,但自問,平時是否愛惜自身、食飲有節、起居有常?還是,總期待奇蹟降臨、諸神眷顧?
/
這並不是很深奧的議題,只是很單純的理念。
常常會觀察到人們總是…
將吃藥和保健食品看得比喝水及三餐更緊要
只關心上健身房的次數,卻忽視忙碌中的小憩
總要拚命的消耗身心,才捨得請病假或長假休養
超量的工作和超時的追劇電競,總是不肯提早睡覺
你相信「遺傳」和「體質」,那你相不相信「努力」呢?
自己是否能夠掌握「健康」呢?
努力,不一定會有結果。
但是,不努力一定不會有收穫。
重視過程,不一定會有結果。
但是,可以在人生旅途中享受過程、經驗生命。
#食療 #健康 #自然 #自然療法 #能量 #觸覺體驗 #兔子推推 #深層按摩 #按摩 #推拿 #內臟鬆弛 #腦神經釋放 #慢性疲勞 #自我療癒